開發商供稿 佚名
近日,多地公開高考分數線,如何科學填報志愿,完成高考最后的關鍵一步,成為家長們近期關注的焦點。為了幫助考生填好志愿,設計好未來人生的起航點,美的置業滬蘇皖聯合新東方在南京、無錫、鎮江、蘇州等地舉行中高考升學指導公益講座,新東方老師走進社區或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與考生及家長交流,解讀最新中高考政策、指導志愿填報、解鎖學習計劃,通過一系列的服務為考生提供科學解讀,助力莘莘學子書寫精彩人生。
(各地參加中高考咨詢的考生家長)
合作一周年,美的置業聯合新東方開展“助夢”講座
高考志愿填報在2021年改革之后,難度越來越大。拿江蘇來說,從最初的只要填幾個志愿,到現在的240個志愿,從最初的研究高校就可以,到現在研究對象轉變為高校中每一個專業組,志愿填報這件事情變得越來越有挑戰性。
為了幫助考生填對志愿、進入夢寐以求的院校和專業,在6月25日高考出分的第一天,美的置業就聯合新東方在南京舉辦了線下志愿填報公益講座,家長和新東方專業老師一對一面對面咨詢,幫孩子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選擇。
(蘇州美的上城時光直播間 為家長解讀江蘇新高考政策)
同樣在6月25日,新東方UCIA高考志愿填報認證規劃師江老師走進蘇州美的置業上城時光抖音直播間,為學生和家長解讀江蘇高考新政策,回答家長的“一攬子”提問,直播間最高在線人數突破150人,在直播間蹲守了近50分鐘的美的上城時光業主馬先生表示:“孩子高考考得不錯,但報志愿我們家長是真的幫不上忙,聽了老師講的幾個選學校的參考緯度,感覺清晰了很多,老師講的太好了,全是干貨。”
針對剛結束中考的“準高中生”們,美的置業和新東方也同樣做了準備,在鎮江和無錫,老師們從高中學習特點、賦分制、選定的科目組合和未來專業之間的關系等方向為到場的同學做了科學指導,緩解了準高中生和家長緊張焦慮的情緒。
(鎮江美的置業聯合新東方 為準高中講解高中三年學習規劃)
6月20日,鎮江雷迪森廣場酒店7樓國際廳坐滿了家長和學生,他們認真聆聽著美的置業聯合新東方名師帶來的“一舉高中”公益講座。“講座讓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淺。高中和初中不一樣,學科難度大、任務緊,很擔心孩子出現掉隊的情況。聽了新東方老師們的講座,覺得心里有底多了。”鎮江美的城業主王女士表示。
(無錫美的云璟 助夢中考公益講座現場)
6月24日,“助夢中考 公益講座”活動在無錫美的云璟松鼠學堂舉辦。老師們通過講座以及一對一答疑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不同批次、不同學校的不同志愿填報規則,介紹實用的中考志愿填報技巧,幫助學生和家長節省做功課的時間,避免在志愿填報上“走彎路”。
自去年6月,新東方與美的置業在江蘇省域范圍內簽署品牌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正式邁入一周年,此次的中高考志愿填報公益講座也是雙方合作升級的關鍵一步,美的置業滬蘇皖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聯合新東方在社區公益、社區教育等方面做更積極的探索,為社區業主提供更多“陪伴價值”和“情緒價值”。
聯合新東方打造學氛社區、公益社區,優質資源助兒童智慧健康成長
美的置業和新東方的跨界合作被外界認為是“地產+教育”融合的標桿之作,引進獨家學氛資源進小區,可持續熏陶孩子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養,為未來精彩多樣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雙方合作一年以來,持續落地43場智慧課堂及研學營活動,包含智慧AI、考古探秘、職業體驗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素質教育活動不斷在美的置業學氛社區上演,南京、無錫、徐州、南通、鎮江5大城市同步打造新東方研學基地,研學基地的成立,為美的置業社區打造出常態化的教育空間,為業主提供了一個資源共享、知識共享、學習場景共創的社區教育平臺。
(美的置業X新東方 徐州研學基地掛牌)
“我們非常喜歡這個學氛社區的理念,它不僅提供了高質量的教育資源,還能培養孩子們受益一生的綜合素質,孩子們在社區里就能得到名師的指導,將學習和玩樂結合在一起,他們能學到新知識,我們家長也更放心。”徐州美的昆侖一品業主林先生表示。
除了注重兒童學習能力的培養,美的置業和新東方還通過參與感十足的公益活動聯合打造公益型社區,今年4月,美的置業舉辦“來自星星的禮物”公益畫展,新東方老師、美的置業小業主、自閉癥兒童聯手創作畫作,吸引近2000人參觀,近800人參與愛心捐贈或購買愛心公益畫作,富有參與感的公益活動,一方面能夠給特殊人群帶去實際的幫助,另一方面,也能在參與的少年兒童心中播下愛心的種子,讓他們更富愛心,更愿意投入到公益活動中。
(在南京及無錫商場展出的自閉癥兒童畫作吸引路人圍觀)
從攜手打造學氛社區,常態化賦能青少年素質教育,到筑牢社區公益底盤,讓公益在小業主心中生根發芽……再到此次的聯合新東方帶來中高考升學指導,助力夢想護航未來,美的置業始終以客戶多元化需求為導向,用對客戶更深的了解響應客戶,不斷優化客戶服務體驗。
未來美的置業還將和新東方攜手探索更多社區教育及公益活動場景,將更多先進教育理念、公益理念、智慧教學技術手段引進社區,與業主和小業主聯動,將各類資源有效鏈接與整合,共創更多社區教育和公益新場景,打造名師名課在身邊、素質教育百花齊放的學習樣態,讓社區成為探索“未來教育”的先行載體。
版權及免責說明
1.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圖/音頻/視頻等,如無特別說明,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及原版權所有者。
2.本網站所轉載內容若原作者及原版權所有者不愿意在此刊登,請及時通知我們予以刪除。
3.本文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